WEB安全测试中敏感操作支付、删除的防重放验证

1 天前  卓码软件测评 

WEB安全测试中,敏感操作防重放验证是确保关键业务请求不可被恶意重复提交的核心安全机制。该机制旨在阻断攻击者截获并重放合法请求报文,从而实施非授权的支付、数据删除或账户变更等操作。

防重放验证
有效的防重放机制通过在请求中加入一次性或时效性凭证,使服务器能够识别并拒绝重复请求。主流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四种:

  1. 时间戳与超时验证
    客户端发起请求时,加入当前时间戳(如Unix timestamp)作为参数。服务器收到请求后,计算当前时间与时间戳的差值。若差值超过预设阈值(通常为1-5分钟),则判定请求超时,拒绝执行。此方法要求服务器与客户端时间保持基本同步,可有效拦截长时间后的重放请求。

  2. 随机数(Nonce)一次有效
    服务器为每个会话或事务生成一个唯一随机数(Nonce),下发给客户端。客户端在发起敏感操作请求时携带此随机数。服务器维护一个已使用随机数的缓存池,检查接收到随机数是否有效且未被使用过。验证通过后,立即将该随机数标记为已失效,后续所有携带相同随机数的请求均被拒绝。此方案确保每个请求唯一。

  3. 序列号递增验证
    为每个客户端或会话分配一个初始序列号,每次请求序列号递增。服务器记录最后有效的序列号,拒绝接收序列号不大于已记录值的请求。此方法需解决请求乱序到达问题,通常用于TCP协议或有序通信场景。

  4. 数字签名验证
    使用HMAC(基于哈希的消息认证码)对请求关键参数(如订单ID、金额、时间戳)生成数字签名。客户端将签名随请求一同发送。服务器收到后使用相同密钥和算法重新计算签名,比对一致性。任何对参数的篡改或重放均会导致签名验证失败。签名密钥应安全存储于服务端,避免泄露。

安全测试中的验证方法
测试防重放机制有效性需模拟攻击者行为,尝试重复合法请求。主要测试步骤包括:

  1. 重放合法请求捕获
    使用Burp Suite、OWASP ZAP等代理工具拦截正常业务流程中的敏感操作请求(如支付确认POST请求)。完整保存该请求的URL、Headers、Body等所有原始内容。

  2. 直接重放测试
    不修改任何参数,立即将捕获的请求重放发送数次。系统应拒绝第二次及之后的请求,并返回明确的错误信息(如“重复请求”)、状态码(如409 Conflict)或执行失败。若多次重放均成功,则存在高危漏洞。

  3. 时间戳篡改测试
    若请求使用时间戳机制,修改时间戳参数为未来或过去时间后重放。系统应拒绝严重偏离服务器时间的请求。

  4. 随机数重用测试
    若请求使用随机数,尝试重复使用已成功过一次的随机数参数发起新请求。系统应能识别并拒绝该重复随机数。

  5. 签名破解测试
    若请求使用数字签名,在修改任何业务参数(如支付金额从100元改为1元)后重放请求。系统签名验证应失败。尝试暴力破解或分析签名算法漏洞。

专业第三方安全测试机构如卓码软件测评,在依据国家标准进行WEB应用安全测试时,会将防重放机制列为关键测试项。其测试流程严格遵循OWASP Testing Guide等规范,使用专业工具进行自动化重放与人工篡改测试,验证机制完整性。最终出具的安全测试报告将详细记录测试过程、发现缺陷(如未防重放)的严重等级、具体请求样例及修复建议,为系统安全上线提供权威依据。

/14 人阅读/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