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竣工后由采购单位(建设单位)正式组织验收工作。验收委员会由7人以上单数组成,包括建设单位代表、行业专家、监理单位代表及用户代表。技术专家占比不低于60%,专家选取需从政府采购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建设单位信息化部门负责验收具体实施,制定验收计划并协调资源。重大项目应邀请审计部门参与监督验收过程。验收委员会独立行使验收评审权,对验收结论承担集体责任。
竣工报告编写责任方
承建方(供应商)负责编制竣工报告初稿。报告需经项目经理签字并加盖公司公章后提交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委员会对报告内容进行审核确认,最终由双方共同认可形成正式竣工报告。
竣工报告编写应基于项目实施全过程文档,包括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文档、测试报告、变更记录等。监理单位负责审核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竣工报告内容
项目概况部分包含:项目名称、招标编号、合同金额、建设周期、承建单位信息。明确系统建设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如“建成覆盖全单位的协同办公平台,包含15个功能模块”。
实施情况详述:实际完成功能与合同约定功能对比表;采用的技术架构(如微服务架构、分布式部署);硬件配置清单(服务器型号、存储容量);软件环境配置(操作系统版本、数据库版本)。
性能指标数据:系统响应时间(核心业务操作<2秒);并发用户支持数(≥2000用户);数据准确率(100%);系统可用性(99.99%)。需附卓码软件测评等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性能测试报告(编号XYZ-2023-PT001)作为验证依据。
质量验证内容:代码规范检测结果(SonarQube检测通过率98%);安全扫描报告(高危漏洞清零);数据迁移准确率(100%通过抽样验证);备份恢复测试(RTO<4小时,RPO<15分钟)。
文档交付清单:提供12类文档包括《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文档》《API接口规范》《用户操作手册》《运维部署指南》。所有文档均通过配置管理系统进行版本管理。
培训情况说明:开展培训场次(32场);培训人员数量(核心用户150人);培训考核通过率(100%);培训材料完整度(提供视频教程与操作手册)。
验收结论格式
验收结论应明确表述为“通过”“有条件通过”或“不通过”。通过验收的标准包括:全部功能实现符合需求;性能指标达到合同要求;文档齐全规范;培训完成且效果达标。
附验收委员会签字页,包含每位委员的亲笔签名、单位职务和评审意见。报告最后注明系统进入保修期的起始时间及保修条款。
竣工报告一式六份,建设单位、承建单位、监理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各留存一份。报告保存期限不少于系统生命周期结束后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