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蝉的博客
来自匿名同学小E的授权投稿。前段时间分享了互联网大厂裁员的原因和预兆,里面包含了许多互联网公司的裁员原因分析和预兆。有许多同学反馈,规模不同的公司,有一些更经典的预兆和步骤,对于大家来说更普适。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然了,如果你此刻正经历着裁员,也想找寻份合适工作,可以看看这个(技术大厂,前后端测试捞人)裁员,真的只是成本问题吗?对于一家企业而言,裁员的目的,大部分都比较单纯,就是:降低经
145°/1453
人阅读/134 人点赞/0 条评论
从事技术的人,还没被社会“塑造”前,总会有一个“固有思维”,就是这个世界大概率是“由代码和逻辑主宰的世界”,人脉积累并不在考虑范围内,而我们也常被误解为只懂得与机器对话的technician。事实上,游戏打通关前是先了解这个世界的运转规则,所以人脉积累同样重要。程序员也有着自己的人脉游戏规则。以下是我的一份NOTE:1.行业红利:原始启动资金的积累人脉之旅始于对行业红利的把握。要去关注科技
121°/1213
人阅读/110 人点赞/0 条评论
分享一些个人观察和经验。35岁的程序员,这个群体在职业发展上通常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他们的去向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职业规划、技能水平、行业需求以及个人兴趣等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技术深耕:许多35岁的程序员选择继续在技术领域深耕,他们可能已经成为技术专家或者架构师,负责设计和优化大型系统,解决复杂的技术难题。顺便提供个机会,部门也在捞人,前后端可投。✅管理岗位:一部分程序员可能会
128°/1287
人阅读/134 人点赞/0 条评论
有时候总会看到一些辩题,程序员埋头研究技术真不如跪舔吗?之类的,对此还是想发表些个人看法作者:耐心等待作为一个已经逼近35的CnotS工作者,以下先陈述五个事实:第一,社交圈很难往上走。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看看身边的现实就能明白。所有人都追着医生交朋友,手握现金的百姓会追着金融人交朋友,你就是做个婚庆,装修,修车,警察,哪怕开个小饭馆都会有人托你办事。CS除了修电脑别的技能对行外人几乎没有用。码
107°/1078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作者:前端双越老师前言前两天和一个前端同学聊天,他说不准备再做前端了,准备去考公。不过难度也很大。从20152016年那会儿开始互联网行业爆发,到现在有7、8年了,当年20多岁的小伙子们,现在也都30+了大量的人面临这个问题:大龄程序员就业竞争力差,未来该如何安身立命?先说我个人的看法:除非你有其他更好的资源,否则没有更好的出路认真搞技术,保持技术能力,你大概率不会失业
117°/1170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作者:valkyrja链接:juejin.cn/post/7299853894733168681我在国内大厂担任数年的开发工作,但是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我认为还是充满遗憾和失望的,中间做过几次错误的选择。在此,刚好借助这个文章,我想回顾下之这数年的职业生涯,点出失败的教训,描述下在我认为的互联网公司能安全度日,谋求晋升的要点以及说点大实话,希望能给各位读者学习的地方。想法很跳跃,大家根据章节观看。
108°/1081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作者:一尾流莺一直听说程序员的危机在35岁,没想到我的危机从25岁就开始了。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25岁,也可能是26岁,或者27岁,1998年的生日,按照2023-1998的算法就是25,按照我老家那边的算法就是26,也有人说是27,无所谓了。看着自己的更文,上一次沉下心来好好的写一篇文章还是六个月前,那时候为了跳槽找工作,又写网站,又写文章的,过了那
130°/1281
人阅读/0 人点赞/2 条评论
作者:程序员济癫特别好的一篇文章,分享出来跟大家共勉!顺便捞人还个部门债(技术大厂,前/后端or测试岗内推,部门捞人!)总之,如果缺个工作,不妨看看,如果累了,好好休息下,调整下身体,疏导下心灵。前言看到不少私信问我为啥没有更新了,我没有一一回复,实在是身体抱恙,心情沉重,加上应付于工作,周旋于家庭,自然挤压了自我空间。今天思来想去,重新执键,决定久违地又一次写点分享,奉劝大家珍惜身体
110°/1101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被裁员先说下本人情况,38,坐标杭州,具备后端架构和大数据架构能力。待过大厂,带过团队,落地过大型项目。近几年被裁员也不算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我记得2022年下半年面试那会行情远比现在好,那会还会有猎头、企业主动找,我2022年的工作就是猎头推进去的。然而公司运营不善,2023年底裁撤了,因为融资问题,被迫出局。本想着年后再看工作,也想休息一段时间,于是年前就没理工作这个事。狗不理因为
116°/1160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我第一份实习是在一家咨询公司,我以为我们能够给我们的客户提供极具商业价值的战略指导,但其实开始干活了之后,发现我们就是PPT和调研报告的搬运工。后来我去了一家互联网大厂,我以为我的身边全都是逻辑超强的技术和产品大佬,直到我们的产品带着一堆的bug上线了……大四秋招的时候,我跟一个应届生一起面试,他简历上写了精通数据分析,还有很多获奖。我当时很羡慕他的能力,直到一起入职之后发现他只会用Excel…
138°/1380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