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活动
博客
图书
招聘
Search
登录
注册
已有
819
人访问
王丽丽 ID.12697
阅读
(943)
博客
(0)
王丽丽的阅读
探索式测试基础系列——生活协奏曲
前文讲过,探索式测试能为平常的生活带来浪漫因子,在浪漫一段时间后,新奇感消失,但效果仍在,探索式测试与日常测试真正融为一体,深刻作用于产品质量保证,共同演奏出协奏曲。接着上篇,我们来讲下集成测试和上线前测试的两个环节中的探索式测试。1集成测试集成测试阶段,各项功能(FT)都合入,且经过了测试,质量趋于稳定。也正是因为这种合入,可能导致新旧功能之间产生不可知的影响。因此集成测试应该是一次完整的质量体
278°
/
2016-06-08
/
2783 人阅读
/
16 人点赞
/
0 条评论
客户端与服务器交互的功能,如何进行测试
专注于黑盒测试过程中的一切,包括总结现有的工作成果,发掘新的工作方法,探寻高效的测试工具等,所有与黑盒测试相关的话题都可以在这里讨论群号:219234105,或者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测试客户端与服务器交互的功能,如何进行测试,需要考虑哪些内容呢?下面我们分阶段来说明一下~测试沟通阶段需要跟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开发沟通,确定客户端发送请求的样式,需要包含哪些参数值,参数值具体有什么样的作用。跟服务器端确认
388°
/
2016-06-07
/
3888 人阅读
/
23 人点赞
/
0 条评论
【iOS测试系列】静态代码分析工具Xcode Analyze+OCLint
静态代码检测是白盒测试中很有效的发现代码问题的一种手段,通过一些工具的辅助,我们可以在进行详细的白盒测试前发现程序中一些潜在的问题,本文小编将给大家介绍两种对Objective-C代码的静态检查工具。XcodeAnalyze简介XcodeAnalyze是直接集成在Xcode中的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它功能强大且使用简单,主要会对代码中的几类错误加以标识:1.逻辑缺陷,如访问未初始化的变量等2.内存泄露
1032°
/
2016-06-06
/
10327 人阅读
/
11 人点赞
/
0 条评论
用Wireshark对Android应用的网络流量进行抓包
通过Wireshark、Charles、Burpsuite等工具分析网络流量的过程,又叫做抓包。为何需要抓包测试手机应用(如搜狗号码通、搜狗手机浏览器)的功能时,经常遇到与网络交互的场景,这时候我们往往需要通过分析客户端与服务端的网络交互来分析客户端的功能、定位BUG的原因(是来自客户端还是服务端)、解释不正常的客户端表现等等,而通过一般的测试手段并不能直接的分析手机发出的网络请求(主要是现阶段尚
1293°
/
2016-06-03
/
12934 人阅读
/
32 人点赞
/
0 条评论
Android移动第三方SDK使用分析报告(2016年5月)
移动应用正在想方设法的占据人类的时间:增加粘性功能,数据分析,商业变现就成为开发者的三大核心问题。大量互联网巨擘,创业公司都在这三个方面,提供了或通用或细分市场的SDK服务。谷歌在几个星期前的Google2016I/O大会上,推出了FireBase的全新解决方案,FireBase重新定义谷歌面向开发者的SDK解决方案。之前,谷歌的数据分析(GA),移动变现(AdMob)和云服务功能(CloudSe
559°
/
2016-06-02
/
5599 人阅读
/
28 人点赞
/
0 条评论
JAVA覆盖率工具EMMA
之前和大家分享过我们设计的黑盒测试的覆盖率工具,把黑盒测试用例和函数进行映射,可以直观的反应出来我们黑盒测试用例的覆盖情况,作为黑盒测试的一个标准。可以理解为为黑盒测试了解代码实现佳通了一个渠道。但是用例到函数的映射关系只能保证函数覆盖度,如果我们想保证一段代码的准确性,函数覆盖就相对较粗一些了,我们就需要引进一些新的概念比如:条件覆盖、分之覆盖等。最近在对Java代码进行单元测试的时候了解到一种
416°
/
2016-06-01
/
4165 人阅读
/
14 人点赞
/
0 条评论
软件测试技术应用现状调查报告(四)
之前发布了三期报告:软件测试技术应用现状调查报告(一)软件测试技术应用现状调查报告(二)软件测试技术应用现状调查报告(三)这是第四期报告,是针对独立的研究院所与大学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也是最后一期报告。到了这里,整个调查:软件测试技术研究/应用现状的活动、分析与报告,也算是告一段落。下面,一方面会介绍一些新的测试技术,包括模糊测试、蜕变测试等,另方面,可能针对一些需要澄清的地方做一些补充调查,也可
405°
/
2016-05-31
/
4050 人阅读
/
26 人点赞
/
0 条评论
软件测试技术应用现状调查报告(三)
之前发布了两期报告:软件测试技术应用现状调查报告(一)软件测试技术应用现状调查报告(二)都比较侧重技术,您可能看得比较累。这一期比较轻松愉快,主要报告学术界、工业界对双方的关注度如何、相互交流现状如何,未来是否有信心?这会让我们体会到学界和业界的区别,并引起我们的思考......14.业界关注学术界的成果吗?在公司工作的测试工程师,有12%的人强烈关注学术界的软件测试研究成果,还有31%测试工程师
327°
/
2016-05-30
/
3272 人阅读
/
55 人点赞
/
0 条评论
从技术转管理的困惑
具备扎实的技术能力和良好的协作能力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被推向技术管理的位置,成为一个团队的Leader。成为Leader之后,困惑也会接踵而至:你最引以为豪的技术能力可能不再是团队里最强的了,你没有了那么多时间编写代码,你要处理各种复杂的流程和关系,部门内协作,多部门协作,你会感到恐慌、焦虑,并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还不如踏踏实实自己编程呢!这是很多技术人员在转变初期和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进
365°
/
2016-05-27
/
3658 人阅读
/
48 人点赞
/
0 条评论
软件测试技术应用现状调查报告(二)
第一份软件测试技术应用现状调查报告(一)发布之后,受到大家的关注,不少网友表示结果很有意义,对软件测试工作未来规划、测试教学都有帮助,之后,还转发了一篇文章究竟什么是模型检验(ModelChecking)?帮一些网友紧急补充营养。现在发布第二份报告,涉及组合测试方法技术、基于搜索的测试方法、模糊测试、变异测试、随机测试、蜕变测试和自动化测试,内容更丰富。由于时间限制,目前分析还比较粗糙,请大家多多
385°
/
2016-05-26
/
3853 人阅读
/
17 人点赞
/
0 条评论
首页
74
75
76
77
78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