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 29634 人访问
吴莉琴 ID.6642
博客(41)
吴莉琴的博客

● 需求分析第一个原则:永远不要显得比客户更聪明。   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我们产品经理都是有智慧的人,而不是耍小聪明的人。   (1)原则第一点:了解需求,而不是去批评客户。   产品经理不是批评家,心理上要重视客户,行动上要尊重客户,平等对待每一个客户。   (2)原则第二点:客户比你更熟悉业务的环境。   产品经理熟悉的仅仅是产品本身,但是,产品经理要做的却不仅仅是产品本身。
280°/2774 人阅读/0 人点赞/3 条评论

测试用例的设计一般从分析需求设计说明书开始,了解开发人员设计这个项目的思路、设计的要求、实现的功能等(最好有use case,这样看起来更清晰)。软件测试的W模型,就要求测试与开发同步,在开发设计需求设计说明书的时候就开始测试流程,一般情况下,讨论需求设计的时候需要测试主管或者组员的参与,了解这个项目设计的总体情况。事实上,测试用例的编写一般是在需求设计说明书定下来之后才真正的开始的。因为测试用例
423°/4219 人阅读/0 人点赞/2 条评论

在 IT 世界里,测试人员的工作是极为特殊的。在商业世界里有多少份工作是付钱让你直言不讳的呢?当唯一的“桃子”显然有些坏掉的时候,测试人员不应该是拿着工资却告诉你一切正常。可以想象,你的项目组或 IT 部门的其他成员可能会有些不合时宜的乐观情绪或自相矛盾的评论意见。不过,测试人员拿了工资就是要告诉你他们所了解的一切事实,甚至有时候他们会直白地说你的小宝宝很丑,还给出一系列论据。管理一群测试人员或者
267°/2650 人阅读/0 人点赞/2 条评论

现在单位有越来越多的实习研究生,这些研究生们很努力聪明(挑选过),很多半年不到就能做一个不错的测试执行人员(能写自动化脚本,各种测试工具也掌握了用法,环境搭建也麻利了),甚至有的也开始写测试用例。有些工作2-3年的同事感觉到有些危机感了。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内容,只需一年就能被新人替代。为此,我给部分同事进行了一定的鼓励,在此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一起讨论。 “1、如果你做2-3年测试的优势只是对自己
326°/3167 人阅读/0 人点赞/10 条评论

这里我就以大家经常争相讨论的手工测试、自动化测试分类来开展讨论,这里的自动化测试是一个很概括的概念,我想把他细化开来,暂时把自动化测试拆分为自动化和性能两个方向,这里我不再把它细化下去,比如单元测试自动化、功能自动化或者单元性能测试、系统性能测试等等,可能现在很多公司对这样的岗位已经进行了细化,但这是应该说只是在自动化和性能方向上进行了更一步的细化,可能各自要求,专注领域有所差别。这样的分类大家应
341°/3373 人阅读/0 人点赞/4 条评论

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能极大的提升你的自信。特别是在解决棘手问题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自信。 1.永远要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样一种信念 这不是自欺欺人。即使有一个问题真的超出了你现在的能力范围,你也可以“解决它”,参考7)。 2.分析能力 分析和判断更可能出问题的因素和地方。可以更快的接近问题的根源 3.清醒的头脑 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在纸上规划好处理问题的次序。特别在
468°/4642 人阅读/0 人点赞/4 条评论

 测试结果的不确定性决定测试工作的复杂性,介入的阶段越早,测试中遇到的问题的不确定性越多, 是不是测试范围的 bug, 是不是 known issue, 是不是 As Design, 软件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发现的 bug 该不该报,什么样的 bug 应该 assign 该什么样的人. 很多的问题出现在测试过程中, 如何妥善的处理这些问题是测试能否做好的一个关键.  
416°/4143 人阅读/0 人点赞/2 条评论

1. 对于一个测试人员来说,精通一门语言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通晓各种语言。2. 我现在自动化所用到的语言就有C,C++, C++/CLI, C#,WindowsShell, Powershell等等,我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用不同的语言去实现。3. 作为一个测试人员对编程语言的选择和使用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快速掌握一门新语言的能力,二是尽量通晓多门语言。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smart testing。
377°/3709 人阅读/0 人点赞/7 条评论

These 10 habits of highly successful womenrange from maintaining your hormonal balance to letting go of the past -- and they will positively affect your mind, body, and soul。   成功女士的这十个好习惯会保持你的荷尔蒙平衡,放
297°/2958 人阅读/0 人点赞/2 条评论

一:沉稳     (1)不要随便显露你的情绪。     (2)不要逢人就诉说你的困难和遭遇。     (3)在征询别人的意见之前,自己先思考,但不要先讲。     (4)不要一有机会就唠叨你的不满。   &nb
264°/2622 人阅读/0 人点赞/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