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可测试性分析导语认知可测试性·质量的先验知识。如果我们已经相当了解一个产品了,我们不需要太多测试。·容忍失败。所需的质量要求越低,或产品可以承担的风险越大,就越不需要测试。项目相关的可测性·变更控制。频繁和破坏性的变化导致重新测试,并且使我们现有的产品知识失效。谨慎的变更控制有助于产品在测试阶段的发展。·信息的可用性。我们得到所有所
2015-12-28/3224 人阅读/1 人点赞

“哈哈”是网络用语中大家最常用也最熟知的词,中国人通常会使用“哈哈”或“:)”或“XD”是代表有趣好笑的意思。近日,法国媒体在脸书上为大家整理出各国“哈哈”用语,想不到泰国的用法超方便。近日,一家法国媒体在脸书上贴出15个国家(或地区)使用网络用语“哈哈”的字样,例如:日本打出来是“WWW”、韩国“KKKK”,最特别的是泰国竟是“55555”,超有趣的哈哈打法,让窝友又涨一番姿势。Ps:测试国际化
2015-12-25/5021 人阅读/1 人点赞

2015年11月,ThoughtWorks发布了新一期的技术雷达。技术雷达是以独特的形式记录ThoughtWorks技术顾问委员会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趋势讨论的结果,为从CIO到开发人员在内的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这期雷达的技术趋势主要体现在:受到热捧的微服务相关技术,逐步成熟的以Docker为典型的容器化生态系统,备受企业和用户关注的信息安全问题。本文就从这几个新趋势来分析一下给软件测试带
2015-12-24/3708 人阅读/57 人点赞

快到年尾了,这段时间,有一部分工作就是制定新年工作目标,有些目标可以利用相关的数据进行预估,有些目标却像雾霾天里的朋友圈,一张照片比一张照片糊。突然有个问题涌出,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通过数据来做度量呢,而后做决策?我想起很多年前看过一本书,叫做《Howtomeasureanything》,我读的是中文版本,但我实在不喜欢它的中文名翻译为《数据化决策》,如果我来做翻译书名,直接叫做《如何度量一切》
2015-12-17/4013 人阅读/1 人点赞

在一个软件开发过程中取消了质量保证团队会发生什么?更少,而不是更多的错误,以及一个大大加快的开发周期。至少,根据雅虎的经验,确实如此。该公司的首席设计师AmotzMaimon,以及科学与技术高级副总裁JayRossiter介绍道。经过2013年发展过程中一些小变化,以及从2014年中期到2015年第一季度期间的大力推动,雅虎的软件工程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项努力是雅虎一个计划中的一部分:他们称之
2015-12-16/3412 人阅读/40 人点赞

周六,深夜,我拖着满是疲倦的身躯,四处闲逛,来到小巷一家还闪着霓虹的酒吧,我略一犹豫走了进去。酒吧冷冷清清,寥寥几对男女,在昏暗的灯光下切切私语,我没兴趣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懒懒趴在吧台,酒保一脸贼像,笑嘻嘻问我想喝点什么,并向我推销他们的新品鸡尾酒,我不看他只说:啤酒。酒保自讨没趣,把酒摆在我面前,我眼神空洞,一口口喝酒。吧台上还坐着个戴着墨镜,满脸胡茬的大叔,喝着的也是啤酒。这时我的手机铃声响
2015-12-15/2832 人阅读/5 人点赞

在上一篇文章里(http://women2.com/2013/08/08/how-to-get-more-women-executives-in-it/),我谈及了在IT领域获得更多的女性领导者的挑战。另外一个经常被忽略的问题是,技术会议如何能保证更多的女性讲师和参会者。与男性相反,很少有人跟我讨论在这个男性为主导的技术行业中,女性的上升瓶颈是什么。而我经常参加各种座谈会和讨论,内容则是关于领域特
2015-12-11/2902 人阅读/0 人点赞

产品的实际可测试性是指一个专门的测试员在给定的环境†中通过特定测试流程进行测试的容易程度。实际的可测试性取决于其他五个“可测试性”:项目相关可测试性、价值相关可测试性、主观可测试性、固有的可测试性以及认知可测试性(俗称“缺口风险”)。正如通常而言的质量一样,可测试性是一个可塑的、多维的宏观概念,并不能用任何具体的单位表达。但总体而言,我们能够通过定义与其相关的问题以及启发来提升产品可测试性。趣味可
2015-12-10/3224 人阅读/1 人点赞

chrome浏览器有很多N×闪闪的插件,比如ProxySwitchySharp、AwesomeScreenshot、AdBlock等,还有一些插件还会给我们的测试工作带来便利,比如jsonview、EyeDroper、MeasureIt等,除此之外chrome内核还自带了一款功能强大的开发者工具,今天来说说chrome开发这工具的一些常用的而且能帮到我们测试工作的功能。Elements
2015-12-10/3201 人阅读/4 人点赞

“编者语:在计算机科学界有着一群“程序猿“和”测试媛“,他们拥有着专业的技术能力,擅长探索性测试。那么,“测试媛”所认为的改bug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和体验呢?没有需求的编程又是怎样的?而在“程序猿”的眼中,一个好的程序员应该是怎么样的呢?编程的时候又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呢?快来听听程序猿和测试媛的经典语录吧~~~”
2015-12-09/3129 人阅读/1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