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没有错~!这个是Android程序的崩溃日志。对,没有错~!小编看到这个内心也是崩溃的。对,没有错~!这个特么是一个线上用户的崩溃,允许小编在厕所哭一会~~这样的崩溃你遭不遭的住?你遭不住~~分析崩溃原因手机游戏SDK在启动后需要获取系统设置,在启动后需要得到<uses-permission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WRITE_SETTINGS"/
2017-07-17/3223 人阅读/5 人点赞
在游戏项目中,除了常规的测试内容外,还存在会引起一些严重的问题的特殊点,这里我总结了几条,分享给各位小伙伴,也是我自己在项目测试期间真实遇到的内容。1,时间问题先说说时间问题,在游戏项目中,跟时间有关的点非常多,比如一些活动、任务等需要每天定时刷新,那么在这个刷新时间点,则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首先,这涉及到一个规则的问题,比如玩家正在操作某个功能时,刷新时间点到了,对正在操作的结果是要累加还是
2017-07-15/3014 人阅读/5 人点赞
python模拟http请求遇到的一个坑最近提测一个新的项目-图片系统涉及到我这块的需要测一个图片上传的接口,那么客观稍安勿躁小坑马上来了等你跳,跳之前你并不知道所以先看看跳坑之前的风景吧,数据结果如下:仔细看红色部分期中一个参数是个json,这也没什么嘛往下走着。。。。在看一个接口请求的示例:你会发现透传的ctx参数是一个json格式,当时脑袋飘过一朵问号小云彩--可能是小编我少见多怪大神莫藐视
2017-07-14/2963 人阅读/3 人点赞
企业IT软件非常复杂,通过协作由全球高技能人员快速开发,必须在许多生态系统和许多设备上不间断地运行。在过去,软件每年一般只发布几次;但是今天,新的版本可能会每分钟出去一次,持续不断的。在许多情况下,软件开发过程以瀑布方法开始,现在已经转向敏捷、精益和持续集成(CI)。在这个新时代,云服务消费者(软件用户)生活在一个多租户世界中,他们不再能够控制软件版本更新的时间。客户分散在许多时区,每个客户都必须
2017-07-13/3454 人阅读/111 人点赞
关于“敏捷软件测试”,小编也是刚刚开始了解,在阅读了关于敏捷测试的一些文章后,关于敏捷团队构成的几个概念,小编觉得很有意义,整理后分享一下,也欢迎各位大神留言讨论~【关于团队构成】测试人员应该与程序员一起工作,而不是独立的质量保证团队一般传统的项目中,测试团队和开发团队是分离的两个团队,虽然职责会更清晰,但这也可能导致团队间的摩擦、竞争和敌对的态度,比如:程序员和测试人员没有共同的目标:项目经理和
2017-07-07/3066 人阅读/0 人点赞
很多Scrum团队一开始不知道迭代周期设定多长合适。Scrum要求Sprint在1周到1个月以内的周期,而且一旦选定,Sprint的长度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保持一致。新的Sprint在上一个Sprint完成之后立即开始。那么到底多长合适呢?初始设定方法首先,应该选择以周为单位,即:1周,2周,3周,4周,而不是以天为单位,e.g.7天,12天,22天等。道理很简单,以周为单位方便管理和沟通。以天为单位
2017-07-04/4641 人阅读/4 人点赞
昨天发布了上半部分17个Q&A:最常见的34个敏捷测试面试的Q&A(上),今天再发布第18~34个Q&A。18.统一过程(RationalUnifiedProcess)和Scrum方法有什么区别?19.为什么持续集成对敏捷很重要?持续集成对于敏捷来说很重要,因为以下原因:通过发现缺陷或集成错误,可以帮助保持及时发布产品。由于频繁的敏捷代码交付,通常每个迭代(sprint)是
2017-07-03/3983 人阅读/0 人点赞
准备换工作吗?作为一个测试人员,今天赴面试现场,往往会被问到一系列有关敏捷测试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开发人员,同样也免不了。现在就帮忙大家做一些准备,这里列出最常见的34个敏捷测试面试的Q&A。1.作为测试人员,面对需求不断变更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或方法?当需求不断变化时,持续敏捷测试者应该采取以下方法:编写通用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重点在于关注需求的意图,而不是其确切的细节。为了了解需求变更的范
2017-06-30/4058 人阅读/5 人点赞
一、无法生成虚拟用户,运行报错:CCIcompilationerror-vuser_init.c问题出现情景是:loadrunner当天可以正常运行,保存好后,脚本和参数化也保持一致,第二天再次打开不能使用。在controller中,脚本运行,提示错误:LR8.1Error:CCIcompilationerror-vuser_init.c直接在loadrunnergenerator打开之前保存的脚
2017-06-28/5370 人阅读/30 人点赞
在刚刚发布的第16期技术雷达中,我们看到ThoughtWorks在“技术”象限里旗帜鲜明地列举了几项与持续集成相关的反模式。这些存在多年的实践和现象被放在了“暂缓”一环中,意味着ThoughtWorks正式向我们的客户指出:如果你的组织仍在这样实施持续集成,我们认为你应该考虑改变了。那么,这些被批评的点背后映射出哪些问题,基于技术栈管理的云时代研发环境又能带来什么新的思路?我们一起来深入分析。技术
2017-06-27/3001 人阅读/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