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里面,通过对DHH的文章以及DHH和KentBeck等讨论的分析,我阐述了对TDD的理解和分类,现在来继续聊聊TDD的实施和分层。现在还有非常多的软件工程师在质疑TDD的可行性,比如太难不会、成本太高无法推动、意义不是很大等,但是他们却一直都在做着TDD,只不过没有意识到而已,这便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TDD的实施一般分为思维层面和技术层面。一般来说,思维层面上的实施成
2017-07-18/3069 人阅读/1 人点赞
最近几年“TDD已死”的声音不断出现,特别是DavidHeinemeierHansson那篇文章——《TDDisdead.Longlivetesting.(DHH)》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KentBeck、MartinFowler、David三人就这个举行的系列对话(辩论)——IsTDDDead?(图片来自:image.slidesharecdn.com/)当前国内很多软件开发人员对
2017-03-17/3036 人阅读/1 人点赞
有时候,梦很美好;我也做过一个梦。在我的梦里,一个朋友走进我的生活,并且和我谈论他自己,他是“自动化先生”。我下面就完全再现他在我的梦里、未经任何修改的独白。亲爱的朋友,我是自动化先生。我是你最好的朋友;我也是你主管最好的朋友;我也是你客户最好的朋友;我也是开发者的最好的朋友;我还是除了我自己以外,所有人最好的朋友。软件测试造就了我,因此,“软件测试”是我的“母亲”。当“软件测试”造就了自动化现象
2017-03-24/3502 人阅读/0 人点赞
基本用法命令语法为命令指定目标设备启动/停止查看adb版本以root权限运行adbd指定adbserver的网络端口设备连接管理查询已连接设备/模拟器USB连接无线连接(需要借助USB线)无线连接(无需借助USB线)基本用法命令语法adb命令的基本语法如下:adb[-d-e-s<serialNumber>]<command>如果只有一个设备/模拟器连接时,可以省略掉[-d-
2017-03-23/4910 人阅读/0 人点赞
“看,车来了!不过貌似咱赶不上这趟车了吧?”“啊!那快点跑,错过这趟就得再等半个小时!”……好无奈,可是真的赶不上也没有办法,这个场景很多人都经历过。“这个release又是一定包就开始上hotfix,四天跟了四个,我根本没时间做回归测试!”QA小静同学抱怨道。“每次都是定包后就开始无休止的上hotfix,咱们还不如改成每周发布一次!”Dev大鹏同学也被hotfix折磨苦了。这是发生在蓝鲸项目中一
2017-03-21/3349 人阅读/126 人点赞
当软件实现了新功能后,准备发布版本前,必须进行性能测试以确定没有性能问题,内存使用情况便是其中必须要测试的性能之一。由于内存组成的复杂性,并没有简单通用的方法能够发现所有的内存问题。有时候因为问题比较明显,就真的发现了问题,但是对于较为成熟的软件,并不是那么容易发现内存问题。现在从内存测试流程、内存测试方法、内存占用的评判建议三个方面总结如下,希望能提升内存测试的有效性。内存测试流程以V8.8泛灵
2017-03-17/3229 人阅读/2 人点赞
提起持续集成测试,大家能够想到很多强大的持续集成工具Jenkins、TravisCI等等,然而作为iOS应用开发和测试,绝对不能忽略简单好用的Xcodeserver。run起来!环境搭建step1:下载安装osserverosserver为非免费版,但是开发者可以免费安装,所以需要申请开发者账号,或者加入公司开发者账号,即可通过AppStore免费下载安装。https://developer.ap
2017-07-03/3578 人阅读/0 人点赞
为什么要梳理模块负责人和执行人员的配合流程规范呢?因为小编所在项目组的小A同学近期反馈“我这边的部分模块执行任务分给其他人了,但是每天的沟通成本太大了,将近占用了3个小时”what???每天工作8个小时,沟通居然占了3个小时,岂不是压力山大?那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解决?以下便是我们的分析及解决方案~~~问题1:任务分配不清晰。例如:“请协助执行一下xx用例,预计xx时间完成”沟通:“文档在哪呢
2017-03-15/3309 人阅读/14 人点赞
我是一名独立顾问,很多人都表示羡慕,当然我对自己的这份工作也颇为满意:有客户需要培训或咨询时,我就奔赴客户现场,传播测试知识,coaching测试技能,与客户共同面对工作中五花八门的测试难题,对我来说,这是挑战,也是乐趣;没有客户召唤时(一年中的大部分光景),我就自得其乐,学我想学,做我想做,对属于我的这些自由时光,我不喜欢用“计划”禁锢住自己,更多的时候是率性而为,晨起睁开眼睛,我的“内心”就迫
2017-06-28/6545 人阅读/73 人点赞
DevOps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趋势。很多年前——在EDS被HP(惠普)收购之前——我在一个做软件开发项目安全分析的团队里工作。整个过程都是有条不紊的,近乎乏味的。当我们要准备部署软件时,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个应用到下一个主版本的变化和修改的明细清单。在看到下一个版本可以出来之前,这将会花费多个月去回到第一个步骤以及为开发生命周期而努力。再次重复这一过程。现在整个概念看起来是外来的。每样东西都是实时的和瞬
2017-03-10/3179 人阅读/1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