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用Acronis Disk Director 11 Home把C盘扩容了,却发现Grub的UI引导界面不显示了(我在电脑上装了Win7+CentOS双系统),取而代之的是grub命令行。 OMG,grub命令都忘到爪哇国去了,还好迅速搜到了解决办法――我只尝试了进入Windows的命令,搞定。 =======华丽的分割线======以下来自 http://blog.sina.com.cn/s/
在新买的联想Y470本本上硬盘安装CentOs,提示安装完成之后,在进入CentOs系统时报错: CODE: BAD EIP VALUE. EIP:acpi_video_device_bind+0x21/0x35[video] SS:ESP 0068:f71ace30
免费开源的玩意儿就是折腾人啊。本来Jenkins+Testlink已经成功集成了,但是Team的服务器资源做了调整,原本在同一局域网中的Jenkins和Testlink,前者部署在域内(因为项目环境在域内),而Testlink部署在域外(以保证外派到客户那里的测试人员也能访问这一测试管理平台)。这种调整的直接影响是,之前的自动化测试代码没办法在Jenkins上集成管理。因为部署Jenkins的机器
下个月我就要换组,开始做微软的私有云计算外包项目。尽管换组日期还没有敲定,但是HR和微软项目组的Manager都已经表明态度,希望我尽快到岗。 从2009年底进公司至今,我已经干了两年多的测试,接触了5个以上国内项目的测试。项目时间长则一年,短则数月。当然,其中有并行的项目。从手工测试到自动化,从自我学习到团队建设,我一直按照自己设定的路线行进。由Engineer升为Sub Leader,普通员工
按照规范,所有JUnit测试类最好命名为“TestXXX”或者“XXXTest”,但在我们项目中,测试类名就直接是“XXX”,这导致在Maven运行的时候有点小麻烦。 当然,Jave类名和文件名必须一致,批量修改文件名很好办(Total Commander下Ctrl+M),但是修改类名呢? OK,还是晒晒Perl程序: $path='C:\\Users\\applewu\\Desktop'; op
Perl解析XML文件,可以调用XML::Simple模块。安装命令: perl -MCPAN -e shell install XML::Simple quit 程序test.pl: use XML::Simple; $xml=new XML::Simple; $path='E:\\surefire-reports'; opendir(DIR,$path); @filename=readdir(
Jenkins平台搭建又出了问题 ,但是活儿还是不能耽误啊。这里,我梳理一下自动化测试脚本执行的过程。 从SVN Server上获取最新的测试脚本 启动Selenium Server 用mvn test编译和运行测试脚本 运行perl小程序,解析已生成的JUnit Report文件(xml格式) 批量修改Test cases的结果 从上述工作来看,一个自动化测试人员的工作机上,需要安装 JDK S
参照 http://www.blogjava.net/sitinspring/archive/2007/06/20/125224.html ,用Maven跑JUnit类。但是 运行mvn test,却报找不到任何测试类,即: There are no tests to run. 郁闷之际查了一下maven参考资料,发现原来是surefire插件的默认行为所致。 maven是使用surefire插件
解决方案 : 确保没有任何用户正在使用数据库,然后将数据库设置为单用户模式。 单用户模式指定一次只有一个用户可访问数据库,该模式通常用于维护操作。 注意: 如果其他用户在您将数据库设置为单用户模式时连接到了数据库,则他们与数据库的连接将被关闭,且不发出警告。 即使设置此选项的用户已注销,数据库仍保持单用户模式。这时,其他用户(但只能是一个)可以连接到数据库。 步骤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连接到 SQ
自工作以来,我接触了大大小小的外派项目。对于外派,很多同事都是牢骚满腹,但凡事总有两面,我回顾几个项目的经历,整理出个人感想,希望能给大家启发。 自身的角色定位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常想起一个故事:三个人砌墙,第一个说我不过是在堆砖头,第二个说我在砌一堵墙,第三个说我在 建造 一座 美丽的宫殿 。只有第三个人的态度,才称得上是在创造物质财富。第二个不过是例行公事,第一个简直就是在服苦役。 当然,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