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答案:可维护性测试不属于功能测试。它属于非功能测试(也叫质量属性测试)的范畴。详细解释为了理解这个区别,我们只需要问两个问题:功能测试问的是:“软件做了什么?”目的:验证软件的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正确实现。关注点:特性、操作、业务流程的正确性。示例:“点击‘登录’按钮,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用户能成功进入系统吗?”“输入错误的金额,支付功能会给出恰当的错误提示吗?

/1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不再问“软件是否可维护?”,而是问“为了执行一个标准的维护任务,需要多少时间、资源,并伴随多大风险?”以下是符合CNAS要求的、可执行的可维护性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一、理解可维护性的主要子特性首先,将“可维护性”分解为CNAS和ISO/IEC25010标准中定义的可测量子特性:模块化:软件组件是否分离良好?可复用性:资产(代码、文档)能否在其它应用中复用?易分析性:诊断缺陷或失效原因的难易程度

/1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还记得那些年,我们一起投过的简历吗?📧 海投100份,回复不到10个😰 面试一轮又一轮,offer遥遥无期😭 好不容易入职,发现公司是个坑求职路上的坑,我们都懂!所以,我们决定做点不一样的事情——🎬 直播带岗,让好工作主动找你!📅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21日(周二)16:00📱 直播平台抖音直播间(搜索:[科锐offer便利店])🎯 活动主题直聘未来,岗好有你! 💼 这场直播,

/5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第三方测试与第三方测评的定义第三方测试指由独立于开发方和用户方的专业机构对软件进行功能性、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测试,确保软件符合既定标准或需求。通常聚焦技术层面,如代码质量、系统稳定性等。第三方测评更侧重于对软件的综合评估,包括用户体验、市场竞争力、性价比等非技术维度。其结果常以报告或评级形式呈现,为潜在用户提供参考依据。核心关系两者均强调独立性,由无利益关联的第三方执行,确保客观性。测试是测评

/18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软件验收测评报告盖章的有效性软件验收测评报告盖章后具有法律效力,但需满足以下条件:盖章单位资质:测评报告需由具备国家认可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或项目委托方指定的权威机构盖章。无资质单位盖章无效。内容真实性:报告内容需与验收测试结果一致,虚假内容可能导致盖章无效甚至法律风险。多方确认:除检测机构盖章外,通常需开发方、用户方、监理方(如有)共同签字确认,增强法律效力。软件项目验收意见评语撰写要点验收

/17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一、从SpringMVC到SpringCloud,人生第一次“技术债滚雪球”我工作的第八年了,回头看自己这一身技艺。最开始是SpringMVC,配置写得像祖传配方,一层包一层。后来接触SpringBoot,像打开了人生外挂,启动速度快到让我以为自己写的服务终于不再有Bug了。再后来,SpringCloud来了。服务拆得比我脑子还碎,配合上nacos、sentinel、sleuth、

/19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第一步:冷静评估,重新规划(立即执行)不要立即开始测试!先花1-2小时与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和开发负责人紧急沟通,以下三点:绝对底线:版本的重要目标是什么?哪些功能是必须上线的?哪些是可以砍掉的?质量门槛:能接受的最低质量标准是什么?(例如:重要流程必须畅通,不允许有阻塞性和严重性Bug)。确定范围:基于以上两点,共同确定一个缩小的、必须测试的“测试范围”。第二步:采取“风险驱动”

/20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软件产品频繁更新,软件的回归测试怎么做最省钱?做回归测试最省钱的方式不是“偷工减料”,而是通过方法和自动化,将钱花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建立自动化测试防线(前期投入,长期省钱)这是最省钱的方法,没有之一。投资流水线自动化:将最重要、最稳定业务的冒烟测试和主干流程测试(如:用户登录-重要操作-退出)实现100%自动化。每次构建新版本后,自动化脚本能在几十分钟内快速验证“版本是否可测”,解

/25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1、软件设计师其实很多程序员走到这个阶段已经在做软件设计师工作了。这是绝大多数程序员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程序员在编程序的时候,一方面会实现设计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在对设计有一个理解、认识、熟知的过程。进而慢慢地从学习别人设计,转向到自己参与或独立设计。如果这个程序员真的非常非常喜欢程序员这个职业,则可以转向软件设计师。这个转变很大程度是程序员意识的转变,就是说要把编程的时间,逐步分摊到软

/34 人阅读/0 人点赞/1 条评论


软件用例测试基本流程遵循严谨的工程方法,目的是系统化地验证软件是否满足需求。测试计划与设计。测试人员首先深入分析需求规格说明书,以此为依据设计覆盖所有功能点及异常场景的测试用例,明确每个用例的输入、执行步骤和预期结果。接下来是测试环境准备。这一阶段需要搭建与生产环境尽可能一致的硬件、软件和网络配置,并准备测试数据,确保测试结果的有效性。测试执行与缺陷管理。测试人员按照用例步骤执行测试,详细记

/20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