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mobile迅速发展,app store/Android/Winphone market上面的app也越来越多,竞争非常激烈。如何吸引广大用户,除了UI designer, product manager设计之外,产品的quality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软件测试人员,在测试一个产品的过程中,往往要分为很多个方面进行测试:1. 功能2. 性能3. 用户体验等等。性能包括产品稳定性,流量/电

477° /4738 人阅读/2 人点赞/4 条评论


表H-1                                &nbs

607° /6051 人阅读/1 人点赞/2 条评论


要做测试,首先要具备七大素质:  (1)自信自尊,充分热爱测试——一般做技术的人喜欢开发甚于做测试,原因有三:  第一:开发人员的成就感更易满足;  第二:在应用技术方面,测试人员对其的领悟是和开发人员不能比的;  第三:测试的性质决定,心高气傲的人,才不愿整天跟在开发人员屁股后面打扫战场;本性温厚的人,也不愿意每天像监工一样,挑三拣四地以挑人家毛病为唯一任务。  (2)尽职尽心,以质量为己任——

409° /4087 人阅读/0 人点赞/1 条评论


做测试工作那么久了,一直对集成测试这个概念比较模糊。集成测试就是把不同功能的模块柔和起来测试,实现函数直接的正确调用。可是一直没有真正的做过集成测试这块的用例,有时候也许是不经意间做了,也不确定是怎么实现的。、还请大家举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集成测试,测试思路,和测试用例等。大家分享一下。谢谢大家的参与

291° /2899 人阅读/0 人点赞/2 条评论


上周公司要求写一个关于移动用户体验的ppt给之前没做过移动终端项目的开发人员看。今天再次与大家分享一下,文章的整个内容有部分是从网上直接摘抄的,部分是自己总结的。    一、用户习惯的改变    1,由pc的大屏幕转换到手机的小屏幕: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以前在pc端一屏显示的数据,在手机端可能就需要好几屏来显示。这样我就得考虑数据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以及数据的

381° /3816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最近整理电脑,发现有篇11年编写的内部培训的交互指南,整理了一下,去除涉及公司机密的部分,分享给同行。因为是AI格式的,嘻嘻当时为了臭美,就用 AI编写排版的,所以只能给大家分享PNG图片了。综合了爱疯、安卓、疯7的交互原则,适用于移动设备,比如其中的按钮尺寸、视觉大小、触控大小,唯一遗憾的是,没把字体的设计原则列进去。不过一般来讲以12Px作为基

341° /3414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工作中需要经常在服务器直接传输文件,比如日志,配置文件,测试报告等等,如果想用一个命令行就搞定的话,推荐个工具:pscp.exe,很方便的说。1、把服务器上的/root/dir目录取回本地"C:\My Documents\data\"目录C:\>pscp.exe -r root@192.168.32.50:/root/dir "C:\My Documents\d

714° /7143 人阅读/1 人点赞/0 条评论


 [如需转载,请在转载时注明出处,并保证本文的完整性]2012年11月3日下午,外面滂沱大雨使得气温骤然下降,在中国科技会展中心的一间会议室里,却被热烈的气氛包围着。嘉宾们和参会者的大脑高速运转产生的热量,在室内空调热力配合下,使得屋内显得很热。 我也在积极思考“敏捷”这两个字的含义,努力着在以往的测试实践和学习经验中寻找相关的体会。我希望通过向嘉宾提问更多的问题,来获取更多的知识。 我

545° /5290 人阅读/0 人点赞/16 条评论


       [如需转载,请在转载时注明出处,并保证本文的完整性]——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想起之前经常被分组经理质疑的问题:你们到底知不知道我们做这些事情的目的是什么?不想去纠结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事情后面的各种情绪,回到问题本身:作为测试人员,我们测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发现更多bug?刚开始做测试的时候,发现bug就觉得好兴奋,自觉不自觉地就去统计自己发现bu

502° /4985 人阅读/0 人点赞/4 条评论


       [如需转载,请在转载时注明出处,并保证本文的完整性]先佩服一下自己的破记性吧,测试用例设计,作为测试人员最基础的基本功,已经开始淡忘了,逼着自己总结一下。。。——如何划分测试用例粒度?关注有效功能点;用例的粒度可以界定到有效功能点的层级,而不必细化到其特性。有效功能:就是指在被测应用所涉及的实际业务中,当用户在手工状态下进行工作时,整个业务流程

474° /4724 人阅读/0 人点赞/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