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TX大战360的事情在互联网上吵得沸沸扬扬的,并且也称为生活中聊天的话题。 就我本人来说,我是TX的用户也是360的用户。从TX刚出来就开始在用,一直到现在还在用,刚开始用时觉得好玩,现在在用是因为上面有好多同学、朋友、同事,而不得不
大家好: 谁做过有关BOSS方面的测试,例如:移动等等运营商使用的。有这方面的测试经验能和拿出来谈谈吗?
1.人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2.当裤子失去皮带,才懂得什麽叫做依赖。 3.烟不听话,所以我们“抽烟”。 4.你发怒一分钟,便失去60秒的幸福。 5.做与不做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拥有对前者的评论权。 6.当男人遇见女人,从此只有纪念日,没有独立日。 7.闭上眼睛,我看到了我的前途…… 8.路见不平一声吼,吼完继续
产品开发初期测试人员应该做什么?产品开发初期需要测试人员吗?如果需要,他们要作哪些工作?这些问题曾经被很多朋友问起。据我个人了解,很多国内中小型公司是不注重产品开发初期乃至整个开发过程中的测试工作的。例证一:有些公司认为在设计初期投入测试人员是代价高昂且无意义的,所以他们会要求产品开发的第一个周期结束后,开始设计测试用例。例证二:认为测试工程师不需要参与到制定需求中,他们只要接受就可以
第三步:确认插入关联的位置 我们在日志中找到了两次脚本的不同点的位置,根据这个位置,我们再确定是在哪个请求之后产生的,也就是说要定位发生不同点的response是由哪个request产生的,找到了这个请求的函数位置,我们就知道要往哪里做关联了。 一般情况下关联函数写到发出请求的函数之前就可以了。 第四步:插入关联函数 在插入关联函数前,我们先介绍关联函数web_reg_save_p
来源: 51Testing博客 手动关联的过程大致如下: 第一步:录制测试脚本,录制二遍 第二步:使用WinDiff工具找出两次脚本的不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关联 第三步:确定插入关联的位置 第四步:在VIEW TREE中使用web_reg_save_param函数手动建立关联 第五步:将脚本中有用到关联的数据,用参数代替 第六步:验证关联的正确性 下面详细介绍: 第
其实早就想在新工作开始之前写一篇日志的,一直都没这机会,今天终于也如愿以偿了,也算是给我这求职经历划个圆满的句号吧。虽然一直没有辞掉现在的工作,但心里已经不那么任劳任怨了,总想快点找到合适的工作,结束这纠结的生活。 这段时间也让
这里的设置必须选择这个选项:不然,录制脚本时候根本不能录制脚本。
小窝今好像有点怪,你发现没?不知道是不是我网络不好。
自2007年5月误打误撞进入手机软件测试这个行业,我便热爱上了它。而学习,则使我从07年5月份的一名普通的软件测试员成长为现在平台优化工程师,将来又将负责原型软件测试和平台优化两方面的工作。 回顾这三年多的成长经历,是不断的学习成就了现在的我:向前辈学习工作经验、通过网络学习测试理论、多读书,陶冶自己的情神情操、学习成功人士的管理理念。 向同事学习,刚入职的时候,作为一名软件测试员,我对软件测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