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翻译成中文是 搞地皮。。 即使 GDP 突破了100,000,000,000,000,000个亿 ,除了被骄傲,我还能扯上些啥关系?
我生既虾米, 怎怕栖沟渠。 小虾变大虾, 湖海江河去。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开篇第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我想换一种说法,对于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谁是我们的用户,谁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这个问题是从事互联网的首要问题。” 现在一说互联网,就先提到商业模式,一说商业模式,就要问怎么挣钱,何时盈利。其实,商业模式是一个系统,分为几个方面。第一是用户模式,就是要回答谁是自己的用户,给他们提供什么样价值的东
最近找了一阵子工作,总结了几条经验和心得,不妥的地方欢迎指正: 1.我感觉社会招聘在方式上和应届生招聘没有太大区别,仍然需要做一些准备,有些不常用的知识还是需要复习复习。 2.HR 有时只对他关心的方面提问,你简历上写了很大篇幅的,人家真的可以当没看见,要跟着他的路子走。 3.说每句话要慎重,尤其是综合面试的时候,HR往往通过提问题看看应聘者的临场反应,问
这个公司呆了快2年了 工资一毛都没涨过 不过很开心 同事们相处的也很好 呵呵 物价上涨 发现养不起自己了 好难过 终于发出去简历了 静等电话吧 希望十月份来的时候去新单位上班 祝福我 祝福我美好的生活!
今天中午偷偷跑出去面试了,原因:公司现在不景气,大家都在混日子了 面试挺成功的,但就工资还没谈下来,负责面试的软件老大做不了主,说等老板回来再商量。。。 大家请说说以你们的经验,“他这等老板回来商量”的话,有没有希望?嘿嘿
作为一个测试老兵,写点唠叨的话,给测试新人一些参考,也作为自己的一个纪念。 http://www.qathinker.com 1)测试人员或团队不能保证软件的质量 很长的时间以来,测试人员总是被看做是“质量保证”人员,但作为一个超过10年的一线测试老兵来说,从心而论,测试人员或团队却不能保证高质量的软件产品。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我举几个例
第一阶段:感觉自己什么都懂,其实什么都不懂; 第二阶段: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懂,其实有点懂了; 第三阶段: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懂,其实自己什么都懂了。
今天看到一个有趣的事情,说的是一个测试团队发现了同一个选日期的功能在不同的模式下表现的行为有不一致,于是提交了bug给dev去fix,最后发布到生产环境。用户在使用之后反而不爽了,因为那个功能的十个模式中他们常用的只有一个,现在反倒把他们常用模式下的操作行为改了。故事得出一个结论:“Don’t fix bugs unless users want them fixed” A bug is some
这篇文章将向你介绍Junit,一个用来在项目中进行测试和调试的工具。在介绍完TDD(以测试驱动开发)理论后,将进一步讲解怎样在流行的Eclipse中建立你自己的JUnit测试。向你展示如何测试Hello World这样简单的程序。 许多书上都讨论了自动测试,但是只有很少的著作注意到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把这些测试组织起来。随着测试的增加,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