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司的扩大,有机会可以做leader,但本心上我是不愿意管人的。一、很多人都有管理恐惧症,我也不例外,作为一个理科生,觉得管人很麻烦。二、觉得自己喜欢技术且适合做技术。三、觉得管理都是动嘴皮子,技术才是实打实的真本事,管理就是政治,尔虞我诈,太假了。所以leader问我的时候,我当时不是很想做,后来让我思考几天,我想到了几个场景:我的leader对我说,其实有的时候,你去做选择,你自己都不知道
2015-07-07/2463 人阅读/0 人点赞

持续集成的目的是为组织提供快速反馈.而反馈的唯一途径则是测试.手工测试无法满足集成的频繁程度和时效性的要求,我们需要自动化测试,并将其内建在开发过程当中.另一方面,持续集成可用于辅助实现持续部署.在互联网时代,将产品的新功能和缺陷修复部署到生产环境中的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频繁.要安全无风险的部署,完善的自动化测试不可或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自动化测试跟持续集成基础设施同样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
2015-06-25/6870 人阅读/7 人点赞

以下是我的个人经历,可以作为一个案例参考。最后尝试总结。我近年展开新软件项目时,都尽量以测试驱动的形式开发,常常有不少的单元测试。然而,之前尝试用gcov/lcov的结果有点问题,也没有加入连续整合(ContinousIntegration,CI)中,并不太关注覆盖率。或者更坦白地说,写程序二十多年来,也没怎么做覆盖率的分析。我问这个问题之时,正在为RapidJSON的正式版做准备。刚刚上周末看到
2015-06-24/3192 人阅读/0 人点赞

知乎上有人问:“历史上有哪些红极一时却最终消失了的产品和品牌?”瞬间勾起了大家的怀旧情绪,尤其是70后、80后,对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那些经典软件和网站,肯定还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其中一位用户“Mr.Gidot”,更是生猛地拎出来一大堆老软件、老网站。看着看着泪就下来了啊!一起来怀旧软件和网站吧(排名无先后):东方快车汉化超级解霸金山游侠金山快译CCEDUCDOS网络蚂蚁WinAMPWICQN
2015-06-23/3069 人阅读/0 人点赞

作为一只本科非计算机专业的程序猿,手动写单元测试是我从来没接触过的东西,甚至在几个月前,我都不知道单元测试是什么东西。倒不是说没听过这个词,也不是不知道它的大概是什么东西——“用来测试一个方法,或者是一小块代码的测试代码”。然而真正是怎么做的?我并没有一个概念,或者说并没有一个感觉。记得第一份工作在创新工场的时候,听当时的boss@王明礼说,公司有个神级的程序员(。。。名字忘了。。。),他会写大量
2015-06-19/2703 人阅读/0 人点赞

在这个系列的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MonkeyRunner,并提到如果根据坐标来编写自动化脚本的话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篇文章将进一步介绍根据控件的id来编写自动化脚本的方法。根据控件的id来操作控件从Android2.3.3开始,MonkeyRunner增加了EasyMonkeyDevice和By这两个类,它们都位于com.android.monkeyrunner.easy包内,借助这两个类,
2015-06-18/3191 人阅读/0 人点赞

在我们的生活中,复选框似乎随处可见,餐馆菜单的佳肴名称旁边有,登陆网站账号时“自动登录”旁边有,宣传册上的“3个禁止和7个允许”旁边有,操作系统的设置选项旁边有,商务人士的待办事项旁边有,甚至小区里某一个电梯的寻狗启示上也有……总之,复选框是一个我们太熟悉的东西。我们每天都在选择和取消选择之间生活着。就是这样一个熟悉的东西,作为一名测试人员,我们了解的真的够吗?从一个简单而又根本的问题出发,复选框
2015-06-16/3718 人阅读/4 人点赞

代码覆盖率vs.测试覆盖率代码覆盖率通常指跑完测试后,由工具自动统计的在跑测试的过程中被测代码的覆盖率,细分的话包括语句覆盖率,分支覆盖率,函数覆盖率等.由于代码覆盖率可由工具自动产生,采集成本非常低,而又比较直观,所以历来受到开发团队及管理者的欢迎,有的组织甚至将其作为KPI指标之一.然而围绕着代码覆盖率,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尤其是将其作为KPI的时候.你会发现,长期在低位徘徊的代码覆盖率,突然之
2015-06-15/2930 人阅读/0 人点赞

“作为一款用户规模达到数亿的大众必备软件,任何一个微小的BUG都可能影响至少数百万的用户,因此不能放过每一个BUG”这句话是否是正确的?错误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对BUG的等级进行划分,有些BUG是用户感受不强烈的,比如在线翻译、字符表情、皮肤盒子等,存在一点BUG对我使用输入法打字没啥影响,我不太可能因为这个而卸载输入法,并且用户不至于写篇微博泄愤,那么这个BUG的严重等级就低,暂时可以放
2015-06-11/2475 人阅读/0 人点赞

这一次,我们非常荣幸得邀约到搜狗桌面产品测试部总监鲁剑为成长系列投稿。鲁总监的文章十分情真意切,小编看了之后收获很大。这就给大家分享出来~接到这篇“关于成长”的稿件邀约之后,我的本心是不太愿意写的,因为一方面,我并不算一个成功的人,比我牛的人有很多很多,有很多传奇的传记可以去拜读。有句话不是说,成功都是相似的,失败各有各的理由。如果仔细研读传记,就会发现这些人身上的共性优点已经足够学习一辈子了。另
2015-06-10/3205 人阅读/5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