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理解的自动化就是把手工测试case用脚本和工具转变成自动化测试。也就是说把手工测试的每一个步骤用脚本来模拟,从而执行testcase。那么自动化的所有问题就归结于,如何用工具和脚本来转化手工操作步骤了。还有很多非常senior的,但是不会coding的手工测试工程师强调case的design能力是如何如何重要,自动化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重要。我这里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好的编程
在中国上线的Android游戏的机型适配难度有多大?根据工信部数据,2014年全年的上市智能手机中,有1604款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出货量3.49亿部。这也就意味着2014年平均每天有5款新机型上市,将这一年生产的所有Android手机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圈。市场中冗杂的Android智能机品牌和庞大的机型数量,让大量的手机游戏开发商正在遭遇着Android设备严重碎片化带来的机型适配困局。
之前写的文章,今天分享出来测试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测试人员需要具备哪些技能?软件测试知识:测试计划、测试方案、编写用例、提交bug、跟踪bug,编写测试报告测试工具的使用操作系统编写代码的能力数据库知识业务知识、网络知识.除了这些必备的技能,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呢?一、主动沟通过
测试人员常被看作bug寻找者,但你曾想过他们实际是如何开展测试的吗?你是否好奇他们究竟都做些什么,以及他们如何在一个典型的技术项目中体现价值? 带你经历测试人员的思维过程,探讨他们测试移动app时的各种考虑。本文的目的在于揭示测试人员的这一思维过程,并展示他们通常所考虑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测试人员需要询问问题 测试人员的核心能力在于提出有挑战性的相
2016真真切切的来了,还没真真正正的审视过2015,它就这么过去了。大概审视下工作生活,给自己的2016一个希望。1家庭呵呵,刚才接到了老爸的电话,聊天内容跟以往没有什么不同。跟前两天老妈打电话的内容也如出一辙,愁他儿子的生活问题(房贷,养孩子),担心我这样的生活状态票到什么时候是个头。每次看到或者听到他这么
“我有一个好创意,就差一个CTO……”“原生APP开发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还没上线市场已经被占领了。”“APP版本迭代更新,都是企业的一道难关,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式吗?”“一个Web开发者如何能快速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用HTML5开发出一个APP呢?”“安卓、IOS双平台同时开发,程序员都累死在加班的路上了……”针对行业痛点,国内外涌现出众多APP开发工具,
最近由于公司在组织一个FreeCoDE的项目,也就是由大家自己选择研究方向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由于之前我学过一点点关于android的东西,并且目前android开发方兴未艾如火如荼,但APP自动化测试还基本上属于新兴领域,接触的人并不多,所以我给我们团队提出研究android自动化测试方面的项目,果然得到大家一致的赞同,大家的兴致都很高,呵呵。于是二话不说,我们开始看看现在android
敏捷中的极限编程有个广受争议的实践叫结对编程,相信大家即时没试过也会有所耳闻。的确,结对编程并非适合所有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结对编程的确对代码质量有着不同一定程度的提高。最近突发奇想,既然有结对编程,那么测试是否也可以结对呢?查了一些资料后发现不少团队都有过不同程度的结对测试的实践,其中很多测试的质量甚至效率都有所提高。结对编程,顾名思义是两个测试者坐在一起对软件的同一模块进行测试
最近看到了一些关于测试趋势分析的文章。大致观点有以下几种:1、纯手工测试人员会慢慢被淘汰,测试工作由开发代替。2、自动化测试是王道。首先表明我的观点——我对这两种观点都不敢苟同。这些观点我感觉也许有些公司或有些领域是对的,但是应用于整个测试行业,我觉的就有点以偏概全,以一己之目光视行业之趋势,形同盲人之摸象。下面我说一下我的想法。据我的了解,目前国内测试行业
2014年底加入现在的测试开发团队,至今仍然在挣扎奋斗中,从几个问题和关键点入手总结下我的测试开发工作。 测试开发组的第一用户群体是谁? 2014年在TID质量大会听了章屹的主题分享,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说的测试工具开发的第一用户群体是“开发工程师”而不是“测试工程师”。我也逐渐认识到了这点。 首先从质量决定论上来说,测试越来越左右不了产品的质量,或者说从一开始就没有左右过产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