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 13454 人访问
陈哥聊测试 ID.15434
博客(148)
陈哥聊测试的博客

大家好,我是阿道。你的公司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每周都花不少时间用来追进度,靠微信问、邮件催、会议对,最后汇总成的Excel报表,往往更新到一半就成了过时数据。员工忙得脚不沾地,管理层却像蒙眼开车:不知道谁工作轻松、谁工作繁多,更看不清项目链条哪里卡住了。今天就来聊聊如何用一张资源日历,把这种信息不透明、管理不清晰的难题逐一破解,让团队的人力负载、任务进度、资源调度都变得清晰可控。点击此处
/3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大家好,我是陈哥前几天,有个成都的客户联系到我们:他的公司是一个只有50多人的小公司,现在不少小企业也在走数字化转型道路,他也想跟上时代,但转型路上的真金白银投入和未知风险,又让他犹豫不决。我才发现很多企业是不知道有政策红利的,在《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到:应按照“企业出一点、服务商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原则,安排不低于80%的奖补资金开展中线企业数字化改造工
/42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大家好,我是陈哥。 在互联网技术迭代加速的今天,DevOps中的安全实践已从辅助性需求逐渐升级为核心关注点,由此催生了DevSecOps理念的深化发展。其核心在于将“安全性左移”贯穿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使安全措施成为研发流程的基础构成要素。 我之前也写过几篇关于DevSecOps的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也欢迎大家与我讨论: DevSecOps中的漏洞管理(上)DevSecOps中的漏洞管理(
/95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大家好,我是陈哥。有读者给我留言说:“我要求团队每周五上交周报,本意是想要了解团队的工作进程和工作饱和程度,但很明显能感觉出来大家都在敷衍了事。”这话让我挺有感触的,我们在做客户调研时,有客户就希望管理软件具有周报功能。他们说员工的周报要么写成“周一开会、周二测试、周三改Bug”的流水账,要么用“推进中”“协调中”这类模糊词应付,看完根本摸不清工作的真实脉络。其实禅道项目管理软件不需要周报
21°/216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全文约2000字,阅读需9分钟,建议收藏后阅读。大家好,我是陈哥。《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在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下,游戏项目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成败与企业的竞争力。这两年我也跟不少游戏公司的负责人聊过,发现大家都在为项目管理的事儿发愁。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根据禅道客户访谈问卷,团队在使用禅道软件
20°/209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大家好,我是陈哥。昨天,我和一位CTO聊到提高团队质量,他靠DevOps解决了开发和运维配合不好的问题,研发效率一下就提上来了。据《中国DevOps应用发展研究》指出:DevOps能实现开发运维效率提高58.5%、产品质量改善54.7%、用户满意度提高49.1%。我作为DevOps领域工作二十余年的人,对DevOps的强大功能感触颇深,恰好禅道也在做DevOps解决方案。我想跟大家聊聊那些
23°/230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大家好,我是陈哥。近期紧张的国际形势,不安全的气氛又开始各行各业弥漫,国产化替代的脚步进一步加快。我的一个朋友说:他们公司被被微软突然通知禁用office365,一开始感觉天塌了,结果第二天公司就确认了国产替代方案,一周内就可以切换完毕。就如今而言,企业面临的已非“是否迁移”的选择,而是“如何以最优路径完成迁移”的实战考验。自禅道发布发布《禅道国产化替代解决方案2.0》后,也有不少高管
17°/179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大家好,我是陈哥。前几天,我收到一位读者的留言:“最近公司一直有测试反映工作量太大了,后来调研发现测试往往要负责多个项目。我们想搞搞调整一下测试与开发的配置比,又不知道多少才是合理的。”测试与开发配置比的问题,一直都是个热门话题。不同行业、不同项目类型以及不同的开发模式,都会对这一比例产生影响。我在互联网行业写了十几年代码,又做了十几年技术高管,想结合过去的经验,通过分享“三维度配置模型”
28°/285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大家好,我是陈哥。当下,国产化替代稳步推进,不少企事业单位对工作中所用的到信创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硬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底层框架的国产化同样不容忽视。正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说:“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自主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与禅道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和优化软件的架构。在《国产化替代是个伪命题?被误解多年的开源软件,如今怎么样了?
49°/496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大家好,我是陈哥。自2020年信创产业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以来,国家政策便持续加码。曾航在《大国锁钥:国产替代浪潮》中提到:“从来没有一个时间点像今天这样,中国对于‘卡脖子’、国产化替代有这么高的关注度。”2023年9月底下发的79号文为信创替代按下了“快进键”,明确要求央企国企到2027年实现100%的信创替代。如今已至2025年初,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一方面,一些企业已经
27°/278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