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哥聊测试的博客
大家好,我是陈哥。今天,我邀请了禅道专栏作者刘军,和我们分享一下移动应用APP开发如何搭建自动化测试框架。希望通过这些实操经验能给大家带来新的启发。现在做移动应用开发,大家应该都深有感触:版本不仅要快,质量还得高,这两头真是难兼顾。我们团队之前就吃了不少苦头,发版慢、需求老变、测试时间总被压缩,搞得团队挺被动。作为资深测试与研发效能IT老兵,今天我想结合自己负责的安卓APP自动化测试框
2°/20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大家好,我是陈哥。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前几年的元宇宙概念,当时真的热得发烫,结果没两年就冷了下来。就是有了前车之鉴,如今当AIAgent概念逐渐升温,很多人就开始审视AIAgent:这是不是新一轮炒作起来的技术泡沫?从表面上看,这两者确实都是短期内迅速走红的新兴概念,都伴随着大量的资本涌入和媒体报道。但在我看来,AIAgent不是技术泡沫。核心原因在于,它不是只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能
5°/56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大家好,我是陈哥。最近,看到后台有读者问:时间紧张导致测试不充分,这是一个高频难题。不少团队遇到这种情况时,要么盲目压缩测试范围导致核心问题漏测,要么硬扛时间压力全面测试结果处处不精。项目管理上有一种思维叫优先级思维,就是一种根据重要性和紧急性来排序事物、指导我们如何进行选择的思维模式。我们同样可以把优先级思维应用到测试上,把有限时间聚焦在高风险高价值的测试点上,用精准测试替代全面测试。
7°/75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大家好,我是陈哥。有读者留言说,他们团队老是因为反复出现同类Bug导致项目延期。他们团队没有统一Bug记录渠道,测试人员一般发现问题口头告知或者汇总文档发给开发。开发未记录,有时候,迭代时就会出现开发遗忘修复的情况,同类Bug再次出现,导致项目二次延期。我们都知道要重视Bug管理,但有效的Bug管理核心不仅是管Bug,更是管流程。换言之,就是用标准化流程把Bug从发现到解决的每个环节
20°/209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大家好,我是陈哥。我前几天看了FortiGuardLabs发布的《2025年全球威胁趋势报告》,里面写道:全球范围内利用系统漏洞发起的攻击已累计超970亿次。其中,亚太地区占比达到42%,依旧是全球网络安全风险最高的区域。过去,代码安全防护总要等到开发快收尾时才介入。那时候开发周期长,这种模式还行得通。但现在项目的迭代速度大大加快,完成周期短到以周甚至天来计算,传统模式早就跟不上趟了。在
28°/289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大家好,我是陈哥。 想必不少朋友在推进DevOps落地时,都或多或少遇到过技术债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呢? 今天,我邀请了禅道专栏作者李斌,和我们分享一下DevOps实践中量化技术债的方法。希望通过这些实操经验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技术债的挑战。 多年前,我在一个工作坊上,听到老师问“你们通常在什么时机进行代码重构?”的问题。台下沉默良久后,有人答“空闲时才做重构”,
34°/345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大家好,是陈哥。还记得Levelsio吗?通过靠AI三个小时内做出的游戏赚了28w的小哥。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开发方式。前阵子,OpenAI研究员AndrejKarpathy的一篇推文,让“VibeCoding”短短一个月内就席卷了开发者社区。VibeCoding强调通过自然语言与AI工具的交互完成开发。用户不再需要掌握语法规则,只需描述需求目标,AI模型就能够生成可运行的代码
78°/789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大家好,我是陈哥。大家都知道英伟达被国家网信办约谈了吧。美出口的先进芯片要求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而英伟达算力芯片的“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技术已相当成熟。现在,他卖给我们H2O算力芯片,大家知道意味着什么吗?一旦技术后门被滥用,数据隐私便可能失控。这也验证了我之前一直反复强调的观点:国产化替代刻不容缓。关键技术攥在别人手里,就像把自己的软肋露给别人看。之前西方国家对华为搞技术封锁
42°/423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大家好,我是陈哥。相信大家都看了Coze开源的事情,目前coze在GitHub上已收获了超过6Kstar。7月26日,字节将AIAgent平台扣子(Coze)旗下的CozeStudio与CozeLoop正式在GitHub上开源,并采用开放程度更高、可自由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的Apache2.0许可证,无任何附加条款。这次开源,实际上是AI开发领域的一次“权力再分配”。在传统的AI
59°/597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大家好,我是陈哥。我们曾收到过某个广告公司客户的咨询:他们为了应对业务量增长增设了策划部,但没想到审批流程会因此边长,项目执行周长也延长了很多。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许多企业看似忙碌运转,实则陷入了“低效空转”的怪圈。部门之间壁垒森严、审批流程繁琐冗长、人员规模不断扩张……然而,业绩却不见显著增长。这种因组织膨胀导致的效率衰减,正是帕金森定律的典型表现,它正在蚕食着企业的效率与竞争力。
45°/452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