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从最初无序的testing时代、到注重形式化的testing时代、到ET出现以后的ET1.0时代、ET1.5时代、ET2.0时代,测试人对“什么是测试”、“什么是探索性测试”有了愈来愈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直到现在的ET3.0时代,在JamesBach与MichaelBolton的引导下,我们已经开始主张消灭“探索性测试(ExploratoryTesting)”这种不“科学”的说法,同时我们想消灭
2018-01-04/3157 人阅读/0 人点赞
随着我们向更敏捷的左移软件开发过程(如持续集成和交付)迈进,快速向开发人员提供测试反馈的需求正在增加。UI测试的一个不足之处是它们的速度很慢,如果开发者的代码破坏了最新的构建,它们很难让开发者快速地知道。另一方面,API测试往往比UI测试更快,并且也更加可靠。在仔细研究API测试工具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我们对API有着同样的理解。什么是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
2018-01-03/4931 人阅读/7 人点赞
数据可视化(DataVisualization)是指将结构或非结构数据转换成适当的可视化图表,然后将隐藏在数据中的信息直接展现于人们面前,相比传统的用表格或文档展现数据的方式,可视化能将数据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使数据更加客观、更具说服力。在各类报表和说明性文件中,用直观的图表展现数据,显得简洁、可靠㊟。本文在QlikView软件项目的基础上,深入细节,对数据可视化测试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一些缺
2018-01-03/3860 人阅读/0 人点赞
提到自动化测试,相信很多人会比较熟悉,但是,自动化测试在软件测试生命周期中,它的定位及作用,可能有些人并不是十分的了解。本文通过客户的视角,系统的介绍什么是自动化测试,它的意义及优缺点是什么,什么项目适合自动化,什么项目不适合自动化。当客户对这些概念有了系统的了解后,自动化测试在软件测试生命中的定位及作用便会有了答案。对于自动化测试服务,百度MTC又能做些什么呢?能给客户解决什么测试痛点,又能给客
2018-01-02/3258 人阅读/1 人点赞
相信很多测试同行会有一个疑问:怎样才能做好测试管理?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觉得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经验,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在笔者看来,现在项目管理的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做好测试管理,我们完全可以借鉴项目管理的体系,把测试当成一个子项目或小项目进行管理,笔者称之为项目化测试管理方式。基于测试管理和项目管理类似的这种理念,同样测试管理需要关注所
2017-12-29/4379 人阅读/4 人点赞
小伙伴们大家好,TCOE又来了!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大数据的数据清洗测试要怎么做?大数据项目一般都有数据获取,数据清洗,数据发掘,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等等,这次给大家介绍的主要是数据清洗的测试。大数据和功能测试的相同点就是用ExpectResult和ActualResult做对比即可。不同点在于对于Tester来说,功能测试或者功能自动化测试来说,Expectresult都是明确的,比如页面
2017-12-29/3403 人阅读/0 人点赞
介绍:9月份的RST公开课,来自台湾的学员写的一篇课程学习小结,分享给各位。RAPIDSOFTWARETESTING好好玩(一)測試是一門匠藝-海盜派測試分析:MFQ&PPDCS自己很喜歡這段話,對我來說測試真是一門匠藝.也許是TDD課程之後吧!自己開始關注MICHAELBOLTON的BLOG,當知道大師要來亞洲傳授RAPIDSOFTWARETESTING(RST)時,自己就很想報名,也很
2017-12-28/2806 人阅读/0 人点赞
上个月去一个北京的企业做性能内训。大纲和深度也都有事先沟通,觉得没问题了,开始培训。培训完了之后,其中有几个还没入门的测试工程师,觉得培训内容过于深入,希望能多知道点工具操作的步骤。我想工具操作的步骤,我也有在培训中演示呀。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问题呢?后来我再细问了之后,他们说就想知道loadrunner的录制、关联、参数化之类的操作。本着让客户满意的前提,我又给他们加了半天的内训,就是为了获得客户
2017-12-27/3337 人阅读/11 人点赞
新旧操作过程对比无线网页搜索前端nginx、resin代码上线前需时长为30min的压力测试,原来的操作过程繁琐、重复,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调试,目前使用通过ansible和tower来实现压力步骤。我们先看一下之前的压力过程以及现在通过ansible和tower实现压力过程的操作步骤及时间成本对比:无线网页搜索上线过程中op同学进行完nginx代码上线操作之后,上线一台resin机器,由测试同学
2017-12-26/4255 人阅读/50 人点赞
1、前言Hello,小伙伴们,相信大家在项目测试中都遇到过内存泄露问题,小编也着实爬过很多坑。比如小编所测项目,更换了多实例版本的sdk,横竖屏切换后有MapView没有销毁,导致内存泄露。小编测试手表项目,因为手表内存有限,测试中常遇到应用无响应或者闪退,故而小编对GC机制进行了进一步学习了解。本文先对Android内存垃圾回收机制进行介绍,之后对分析、定位内存泄露常用的测试方法进行总结,分享给
2017-12-26/4208 人阅读/3 人点赞